一、虚拟偶像的定义及分类
1.1 虚拟偶像的定义
虚拟偶像是指通过绘画、音乐、动画、CG(Computer Graphics,电脑绘图)等技术手段制作,在因特网等虚拟场景具象出来从事演艺活动、本身并不以实体形式存在的人物形象。
1.2 虚拟偶像的视觉风格分类
虚拟偶像根据视觉效果,可以分为二次元和超写实两种类型。
- 二次元:以动漫、游戏等二次元文化为背景,具有卡通化、夸张化的形象特点。
- 超写实:以真实人类形象为参考,追求高度还原,形象逼真。
1.3 虚拟偶像的活动身份分类
主流活动身份为虚拟歌手、虚拟UP主和虚拟博主。
二、中国虚拟偶像发展现状
2.1 虚拟偶像行业重要发展节点
- 2011年:中国虚拟偶像市场开始快速发展。
- 2020年:虚拟偶像与直播结合成为新的风向,行业迎来爆发式增长。
2.2 中国虚拟偶像行业产业链图谱
上游:设备、软件、美术相关工作者 中游:虚拟偶像运营商(个人与企业) 下游:变现途径(演唱会、直播、广告代言、周边衍生、影视、游戏、音乐、金融以及文旅等)
2.3 中国虚拟偶像行业产业链梳理
- 内容制作:包括虚拟偶像的形象设计、声音合成、动作捕捉等技术实现。
- 平台分发:通过社交媒体、视频网站和直播平台进行传播和推广。
- 粉丝互动:举办线上演唱会、粉丝见面会等活动,与粉丝建立紧密联系。
- 商业变现:通过广告代言、品牌合作、周边产品销售等方式实现盈利。
2.4 中国虚拟偶像行业相关政策
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鼓励创新和创业,为虚拟偶像产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环境。
2.5 中国虚拟偶像行业核心市场规模
2022年,中国虚拟偶像核心市场规模预计可以达到13亿元。
2.6 中国虚拟偶像行业发展痛点
- 侵权现象严重
- IP单一
- 变现结构尚未多元化
三、中国虚拟偶像主要商业模式
3.1 虚拟歌手像商业模式分析
虚拟歌手的变现途径较为多元,头部虚拟歌手的主要收入来源为商业推广,其次为演出、周边及版权收入。
3.2 虚拟歌手商业模式案例——洛天依
洛天依作为国内知名虚拟歌手,通过演唱、演出、周边产品等方式实现盈利。
3.3 虚拟UP主商业模式分析
虚拟UP主的收入高度依赖于直播打赏,仅头部不到5%的虚拟UP主能够接收到商业推广资源。
3.4 虚拟UP主商业模式案例——A-SOUL
A-SOUL作为国内知名虚拟UP主,通过直播、周边产品、品牌合作等方式实现盈利。
3.5 超写实虚拟偶像商业模式分析
超写实虚拟偶像主要服务于B端,收入重度依赖于商业推广,极少数开展过直播活动,或售卖过数字周边。
3.6 超写实虚拟偶像案例——筱竹
筱竹作为国内知名超写实虚拟偶像,通过商业推广、品牌合作等方式实现盈利。
四、中国虚拟偶像关注者洞察
4.1 仍未突破小众圈层,虚拟歌手认知度最高
虚拟偶像仍未突破小众圈层,关注者多为90后二次元爱好者。
4.2 中国虚拟偶像关注者基础画像分析
关注者对UGC认同度极高,具有较强的付费意愿。
4.3 中国虚拟偶像关注者观看渠道及理由
关注者主要通过社交媒体、视频网站和直播平台观看虚拟偶像。
4.4 中国虚拟偶像关注者满意度
关注者对虚拟偶像的满意度较高。
4.5 中国虚拟偶像关注者同人作品接受度
关注者对同人作品的接受度较高。
4.6 中国虚拟偶像关注者内容及消费偏好
关注者对虚拟偶像的内容和消费偏好多样化。
4.7 中国虚拟偶像关注者消费轨迹
关注者的消费轨迹逐渐向多元化发展。
五、未来趋势与展望
5.1 虚拟偶像在元宇宙场景的应用
未来,虚拟偶像可以在元宇宙场景举办虚拟演出,吸引更多关注。
5.2 技术进步推动行业发展
随着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的不断成熟,虚拟偶像的形象将更加逼真,互动体验更加丰富。
5.3 内容创新成为核心竞争力
未来,内容创新将成为虚拟偶像之间的核心竞争力。
5.4 商业模式持续拓展
虚拟偶像的商业模式将持续拓展,为行业发展注入新动力。